2009-06-12

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http://www.cnac-gp.fr/Pompidou/
Centre Pompidou
Place Georges Pompidou75004 Paris

Standard
: +33 (0)1 44 78 12 33
(8.30am - 7.30pm, saturdays from 11.00am to 4.00pm. Recorded message the evening, Sundays and public holidays)

維基
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全名為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是座落於法國首都巴黎Beaubourg區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興建於1971年1977年,於1977年1月開館。

由來

1969年時,法國總統喬治·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為紀念帶領法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擊退希特勒戴高樂總統,於是倡議興建一座現代藝術館。經過國際競圖,從600多個參與競圖的團隊選出一個做為興建的建築造形風格。這個獲選團隊的設計者為倫佐·皮亞諾理察·羅傑斯與 Gianfranco Franchini。

喬治·龐畢度於1974年癌症逝世,所以此建築完工啟用就命名為龐畢度中心以茲紀念。

建築特色

龐畢度中心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鋼骨結構以及複雜的管線,他由英國建築師理察·羅傑斯和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設計。建築興建後,引起極端的爭議,由於一反巴黎的傳統風格建築,許多巴黎市民無法接受,但也有藝文人士大力支持。有人戲稱它是「市中心的煉油廠」。這種建築風格被稱為「高技派」(High-tech)風格。

這些外露複雜的管線,其顏色是有規則的。空調管路是藍色、水管是綠色、電力管路是黃色自動扶梯紅色

儘管有這些極端的爭議,開館二十多年來,已吸引超過一億五千萬人次入館參觀。








參考
http://www.cnac-gp.fr/Pompidou/
http://www.paris-my-city.com/paris/musee.html
http://www.parispass.com/parisMaps.asp
http://blog.roodo.com/moe_x2/archives/4687655.html
http://www.gothereguide.com/pompidou+centre+paris-place/

2009-06-07

葛蘭‧布朗(Glenn BROWN)1966~

1966年生於赫克珊〈結構與道德〉(Architecture and Morality)
2004年,油彩,畫布,140x98公分

1990年中,布朗的作品就以繪畫的新生典範姿態出現。現在畫家已經很少能夠達到布朗這般仿古典畫作的寫實,彷彿新生的馬格利特,然而馬格利特的畫作中的超現實幻境較為冷,十分理性,一筆一劃都很嚴謹有序。布朗的作品仿照古典大師如林布蘭、弗拉戈納爾、達利、德‧庫寧、巴塞利茲等,此類巴洛克與洛可可時代的畫風去描繪超現實世界,此種呈現的手法更產生了一股鬼魅的氣氛,似是古典卻不合邏輯,新式主題及傳統繪畫同時在畫面上並行。他的特色為參考多樣性以及主題的曖昧本質,他融入其他許多與繪畫、文學、音樂及科幻圖像等相關來源,利用漸進式變形,做出許多逼真的複製品。
〈結構與道德〉是一張怪異的肖像畫,這幅畫上運用了「聯合」這種藝術手段,畫中人物的臉,被細膩的油彩繪製花束取而代之,而且還是菊花...。菊花可以是象徵墳前的弔念物,布朗在這張詭異的畫像中是否想呈現對於過去古典的緬懷?或是讓人去反思"原本該出現的卻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不合規則,但一切卻這樣的似是而非。"布朗在此利用兩種傳統繪畫:靜物畫和肖像畫,透過將其並列,創造出一種意想不到的輪廓。各式主題及繪畫傳統同時並行,這幅畫上運用了「聯合」這種藝術手段(而不是像他先前作品中的「融入」),使得這幅畫具有特殊直接又醒目的特色。至於花的選擇方面,布朗選了菊花,菊花是傳統用於裝飾墳塋的花,透過選擇菊花,布朗暗示著標題中的黑暗與毀滅的一面。這幅畫的標題是布朗從一個經典新浪漫搖滾團體「黑夜行列(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中借用來的(〈結構與道德〉為「黑夜行列」樂團一九八一年的專輯名稱),這幅畫精雕細琢表現出跟光滑表面的完美切割。一般來說,啟發布朗的畫作都擁有富含不規則的組織紋理,但這個好似鏡面般光滑的表面卻正相反,重點就在於因繪畫手段不同所造成的轉變。而布朗的藝術,則在原作與複製品上提出疑問,打開了一扇重要的反思之窗。不論是魔幻手法的馬格利特,或是逼真複製古典的布朗,超現實主義呈現的畫面總是帶著迷人的魅力,讓人佇足。
更多 葛蘭‧布朗
http://freshnerd.com/2009/01/freshart-glenn-brown/
http://www.askart.com/
http://www.askart.com/AskART/photos/SOL20070621_4466/8.jp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POuMECG_tw Clenn Talk




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

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年出生於布呂爾 – 1976卒於巴黎
〈法蘭西花園〉(Le Jardin de France)油彩,畫布,114x168公分

"法蘭西花園",是恩斯特另一種形式的繪畫:拼貼法。
(法蘭西花園)正是融合了羅亞爾河岸邊風光的詩情畫意,以及東方女奴的嬌慵無力(盤在躺著的女人腿上的蛇其實就是亞歷山大大帝就曾經夢過的生物)。恩斯特這種將予人淫慾感的女性曲線美學跟羅亞爾河風景結合在一起,再度表現在他的三件新藝術風格的深浮雕作品中。
迪迪耶•歐登傑在此次龐畢度開展時曾說:盤在躺著的女人腿上的蛇,其實就是埃及艷后的影射。
羅亞爾河是法國第一大河,是法國恬靜古典的後花園。巴黎的美,美在各種文化風格的撞擊和矛盾之間;而盧瓦爾河谷則美在她甜美純粹的法蘭西風情。
她最美的一段便是中游河谷,河流兩岸有許多精緻的小山丘,古老的城堡掩映在綠樹叢中。這些古堡大都建於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幽深的古堡宅院,青苔斑駁,為這個法蘭西花園增添了幾分滄桑感。
馬克斯·恩斯特是德國畫家和雕刻家,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一位具有顛覆性的創新藝術家被譽為“超現實主義的達·芬奇”,他在達達運動和超現實主義藝術中,均居於主導地位。
他生於科隆附近的布魯爾,卒於法國。他的藝術道路是靠自學走出來的。凡高、麥克、康定斯基、畢卡索、基裏柯等人的藝術給了他很大影響。後來,他結識了阿爾普,創建科隆達達派,是重要的達達派畫家。1924年,他在巴黎與其他人合作創建了超現實主義畫派。他的作品所展現的豐富而漫無邊際的想像力,對世界的荒誕之感,汲取自日爾曼浪漫主義和虛幻藝術的夢幻般的詩情畫意氛圍,令全世界驚異不已。
這位不知疲倦的發明家不斷地更新著自己的表現手法:他運用拼貼畫、摩擦法、拓印法和刮擦法,致力於創造一個多變、彩色的虛幻世界。(摘自:藝術導報)恩斯特于1925年發明了拓印法(Frottage),即用名墨棒的紙在有紋理的表面摩擦,拓出木頭紋路、布紗經緯、樹葉脈絡等各種圖案。
(註) 拓印法是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m)畫家們常用的技法之一。是一種將紙片壓在實物上,然後用鉛筆拓下其凸出紋路的方法。它能作出鉛筆畫不出來的自然紋理。如木頭、石頭的紋路等等。並能提供一種極為特殊的視覺情趣。從事摩擦法時,應盡量選擇薄而柔軟的紙片,太硬太厚的紙片將無法清楚地拓出紋路,且應盡量用側鋒來摩擦,否則太明顯的筆觸將妨礙紋理的顯現。


除拓印外,他還使用移畫印花法,即在未幹的畫布上摩擦,使顏料在另一平面上形成粗糙紋理,籍此方法,藝術家擺脫理性控制,把偶得的紋樣自由地加以組合,從而獲得價值獨特的作品。這種作品造型奇特模糊,富於視覺吸引力。

恩斯特作品《被夜鶯嚇著了的兩個孩子》,1924年,是木板拼貼與油畫的結合體,46x 33釐米,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提到超現實主義一定會想到達利與馬格利特這兩位大師,達利與馬格利特是魔幻寫實,恩斯特的畫作則是擁有致命的吸引力,他承襲了達達主義的精神勇於顛覆傳統、挑戰道德,擁有卓越的洞悉力與想像力。
恩斯特的作品中展現他對於教會的韃伐,恩斯特說既然處女生孩子都可以相信,那他看到聖母打孩子有什麼荒謬的呢?
他的作品追求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在觀眾中造成邏輯上的混亂,使他們受到奇特、意外的誘惑。另外一種風格的恩斯特把自己的想像結合了詭異的故事性場景,讓觀眾覺得彷彿看到科幻小說的情節置身在不可思議的世界中。


















莫里斯‧德‧烏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1876-1958

烏拉曼克 (全名 莫里斯‧德‧烏拉曼克) Maurice de Vlaminck,1876年生於巴黎 – 1958卒於呂埃耶-拉-卡德里耶
〈馬利-勒-瑞伊的一條路〉(Une Rue de Marly-le-Roi)1905-06年,油彩,畫布,54x65公分

這幅〈馬利-勒-瑞伊的一條路〉,因為稍微有點不平衡的大膽構圖、鮮豔的色彩而令人吃驚。這幅畫以暖色調與純淨的色彩繪成,在構圖方面,因為道路在畫面中的布局而顯得不太平衡,畫家以左邊的"大色塊"抗衡"右邊的"複雜描繪",然而整體上看起來多少還是存在了不安定感,這份不安定感卻與他強烈的色彩讓人體會到畫家的那份激情。烏拉曼克出生於巴黎,他的雙親皆為音樂家。他教過音樂,同時也在樂團演奏過低音大提琴和小提琴,還作過多年的自行車的賽車選手。一八九二年,他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一九○○年他結識野獸派畫家德漢(André Derain, 1880-1954),兩人在夏圖(Chatou)共用一間畫室創作,展開了一段創作上互相激盪的時期。烏拉曼克的創作主要靠自學而成,他的風格兼融了梵谷的強烈筆觸與塞尚的幾何構圖之雙重特色。他早期的畫作呈現出一種強烈有力的視覺特質,似乎想要將色彩從純粹的敘述功能中解放,以一種原始表現主義般的寬闊與猛烈筆觸,發展出個人的獨特畫風。一九○四到一九○七年間,烏拉曼克以野獸派的畫作名揚畫壇,他的這些作品脫離自然形象的拘束,以強烈色彩和粗曠筆觸,表現狂放不羈的創造力。從1908年起,烏拉曼克的筆觸變得較為沉穩,顏色較為晦暗,嗅得出受到塞尚影響。甫拉曼克逐漸朝更為傳統的表現手法演進,經常都畫些樸素且扭曲的風景。他也越來越專心致志於書籍插圖及寫作(《危險的轉捩點(Tournant dangereux)》,1929年;《開肚(Le ventre ouvert)》,1937年;《臨終肖像(Portrait avant décès)》,1943年)。另外,想要了解甫拉曼克就必須先了解「野獸派Fauvism」的風格:野獸派是產生於法國巴黎的鬆散美術團體,並無共同的宣言和目標,其名稱是在畫展評論中偶然產生的。促使野獸派出現的一個有力動機,是1903年在巴黎舉行的梵谷畫展,梵谷繪畫的表現力,觸動了青年畫家的內在狂熱;但從繪畫的本質上的觀點而論,野獸派運動的發生可說是歷史的必然性。野獸派運動,是對學院派的背判,也是對感動力稀薄,表現不夠深入的印象派的一種反抗運動。

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




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年生於勒哈佛港 – 1985年卒於巴黎
快樂的鄉村風景〉(Campagne heureuse)1944年,油彩,畫布,130.5x89公分

是戰後最具震撼力、最富創意,而又最不妥協的藝術家。他提倡自發的、無意識的,反藝術的藝術創作。他的畫風類似小孩的塗鴉,顯然想揚棄傳統的繪畫技法,並再造繪畫的主題。他善長使用用石膏、木片、油灰、瀝青等材料,刻意地製造出畫面特殊的質感,使作品看起來像是久經風霜和歲月的摧殘,有如斑剝的牆面,或遠古的岩畫,用色不多,但變化多端的色調與色階,耐人尋味。"快樂的鄉村風景"是杜布菲(Jean DUBUFFET)於1944年夏季所畫的,屬於早期的創作,與之後的創作作品明顯的不同。這幅畫回到童稚般的自發性,這正是戰後畫家的參考人物保羅‧克利(Paul Klee)所大力宣傳的。杜布菲將這幅畫故意畫得很笨拙,好像是小孩子畫的,完全拋棄透視法,使得這幅畫帶有方塊和線條的特色。由於使用的顏色來回刮擦,所以色調似乎有些髒掉,並且顏色並不符合所繪物件本身應有的顏色,仔細看看內容會發現真的宛如鄰家小孩隨手塗鴉,裡面記錄了農村日常生活,不講究流派,不分析結構,繪畫本身就可以傳遞這份輕鬆詼諧。杜布菲以孩童般的眼光來介紹世界(這個世界裡任何東西不加掩飾、都很直接),以找回塞尚畫風中對平面感的要求,因為這種平面感大多都在當代藝術中屈服了。「使勁帶領靈魂脫離它一般常走的途徑的巢臼。」杜布菲如此寫道:「帶領靈魂到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習慣機制不再運作,日常常規遭到打破,於是一切都會出現新意義,充滿了回音、迴響、和聲,這些才是藝術作品該有的行動。腦袋會因驚嚇而震盪,像箭豬一樣被這種讓人渾身不舒服的驚嚇嚇到,全身的刺都豎了起來,精神全部作用都因而覺醒,它的所有警鐘都因而敲響。」

參考


(1901-1985)法國畫家,在西方繪畫史裏是一個傳奇人物。是戰後最具震撼力、最富創意,而又最不妥協的藝術家。他提倡自發的、無意識的,反藝術的藝術創作。 杜布菲一直到四十一歲時,才決定要全心投入繪畫,那是在一九四二年。在這之前他可以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畫畫停停,甚至從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三二年他曾封筆八年沒有畫畫,後來在一九三七年至四二年也曾五年未動筆畫畫。一九四三年的作品,突然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撼,類似小孩的塗鴉,顯然想揚棄傳統的繪畫技法,并再造繪畫的主題。那是一些現代都市景象,如巴黎地下鐵擁擠的乘客。到了五十年代初,他的畫又轉變得更接近抽象畫,或淡色調繪畫;畫面上有極強的肌理效果,他用石膏、木片、油灰、瀝青等材料,刻意地制造出畫面特殊的質感,使作品看起來像是久經風霜和歲月的摧殘,有如斑剝的牆面,或遠古的岩畫,用色不多,但變化多端的色調與色階,耐人尋味。一九五七以後,被稱為是他的“非形象”時期,幾乎完全是抽象畫了,但奇異的是,在同時期,也仍有很具像的畫產生直到。六一、六二年他的新系列-[巴黎馬戲團]。好象是他的另一個新的開始,他以接近半自動性書寫的方式,畫他所看到的任何東西,帶有濃厚的素描性效果。杜布菲曾在紐約住過,他的工作室就設在下城靠東面的包裏區,他在美國并沒有停留太長的時間,因為美國并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樣;有天真、原始性、或怪異的風味。當時美國有名的批評家-古林堡,雖然早在一九四六年已預言過:杜布菲是“從巴黎派出來的;米羅以後最具原創性的畫家”。但是當他們兩人在一九五一年首次見面共餐時,卻不歡而散。杜布菲說:“我受不了古林堡那種自命不凡,來勢洶洶的态度,所以我就站起來換了另一張桌子,結果就演變成在一九五一年十月以前我是一個大畫家,但一九五一年十月以後,按古林堡的說法我已經停止想成為一個大藝術家了”。

野獸派, 立體派

野獸派(法語:Les Fauves)是20世紀率先崛起的象徵主義畫派,畫風強烈、用色大膽鮮豔,將印象派的色彩理論與梵谷高更後印象派的大膽塗色技法推向極致,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
野獸派主要由亨利·馬蒂斯、「古典野獸」安德魯·德朗領導,代表畫家另有「水彩野獸」勞爾·杜菲、「聖經野獸」喬治斯·盧奧、「風景野獸」烏拉曼克馬爾肯賈曼恩等,畫風特色是狂野的色彩、強烈的視覺衝擊,慣用紅、青、綠、黃等醒目的強烈色彩作畫,他們吸收了非洲波利尼西亞中南美洲原始藝術的呈現方式,以單純的線條、色塊表達自己強烈的感受[1]
野獸派的壽命相當的短,1905年巴黎秋季沙龍展之後的第三年,野獸派幾乎已消失無蹤。然而,儘管如此,野獸派對後來的現代藝術影響仍十分深遠,康丁斯基德累斯頓雅夫楞斯基都受了野獸派一定程度的薰陶。

立體派
立體主義是前衛藝術運動的一個流派,對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繪畫與雕塑帶來革命。
立體主義的藝術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型態為藝術家們所要展現的目標。藝術家以許多的角度來描寫對象物,將其置於同一個畫面之中,以此來表達對象物最為完整的形象。物體的各個角度交錯疊放造成了許多的垂直與平行的線條角度,散亂的陰影使立體主義的畫面沒有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造成的三度空間錯覺。背景與畫面的主題交互穿插,讓立體主義的畫面創造出一個二度空間的繪畫特色。
立體主義開始於1906年,由喬治·布拉克帕布羅·畢卡索所建立,當時他們居住在法國巴黎的蒙馬特區。他們於1907年相識。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兩人一直非常親近地在一起工作。
法國的藝評人路易·馮克塞勒於1908年第一次使用這一名稱「立體主義」。在此之後,這一名稱被廣泛地拿來使用,但作為創始者的布拉克與畢卡索,則是相當地少用。
立體主義起於自巴黎的蒙馬特區,由聚集在賽納河左岸en:Montparnasse地區的藝術家們傳播開來,並由畫商en:Henry Kahnweiler所發起。立體主義很快地受到歡迎,在1910年時,藝評者已將由布拉克與畢卡索影響的藝術家們稱做「立體學派」。然而,許多認為自己是立體主義的畫家,在藝術風格的表現上和布拉克或畢卡索的表現大異其趣,在1920年以前,他們就已經走向了明顯歧異的道路。比如奧費主義(en:Orphism)即是立體主義的一個分支,其中包括en:Guillaume Apollinaire、羅伯·德洛內(en:Robert Delaunay),杜象(en:Marcel Duchamp),費南·雷捷(en:Fernand Léger)等著名畫家。
立體主義在二十世紀的最初十年影響了全歐洲的藝術家,並激發了一連串的藝術改革運動,如未來主義結構主義表現主義等等。
不斷尋求創新的藝術家,布拉克與畢卡索,尋找新的畫中主題及空間的表達模式。他們受到了保羅·塞尚喬治·秀拉、伊伯利亞雕塑、非洲部落藝術(即便布拉克駁斥這種說法),以及野獸派的影響。

2009-06-06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 藝術家清單

http://www.tfam.museum/03_Exhibitions/Default.aspx?PKID=313 龐畢度 北美館



巴爾蒂斯(Klossowski de Rola Balthasar, dit)

皮耶‧波納爾(Pierre BONNARD)

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

葛蘭‧布朗(Glenn BROWN)

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NUEL)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

喬治歐‧德‧基里訶(Giorgio de CHIRICO)

安德烈‧德漢(André DERAIN)

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

弗拉基米爾‧E‧杜柏薩斯基(Vladimir E. DUBOSSARSKY)+亞歷山大‧A‧維諾葛拉多夫(Alexander A. VINOGRADOV)

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

哈兀‧杜菲(Raoul DUFY)

艾瑞克‧費雪(Eric FISCHL)

安德瑞亞‧吉爾斯基(Andreas GURSKY)

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

菲力普‧加斯敦(Philip GUSTON)

阿蘭‧雅蓋(Alain JACQUET)

瓦西里‧康丁斯基(Vassily KANDINSKY)

保羅‧克利(Paul KLEE)

莫依斯‧奇斯林(Moïse KISLING)

佛朗索瓦-札維耶‧拉拉尼(François-Xavier LALANNE)

夏爾‧拉畢格(Charles LAPICQUE)

費爾南‧雷捷(Fernand LEGER)

亞伯‧瑪爾凱(Albert MARQUET)安德烈‧馬丁(André MARTIN)

安德烈‧馬松(André MASSON)

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

瓊‧米羅(Joan MIRO)

皮耶‧莫納(Pierre MOIGNARD)

馬科姆‧莫利(Malcolm MORLEY)

伊夫‧歐本漢(Yves OPPENHEIM)

吉賽帕‧帕諾內(Giuseppe PENONE)

法蘭西斯‧畢卡比亞(Francis PICABIA)

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

曼‧雷 (Radnitzky Emmanuel, dit)

馬希爾‧雷斯(Martial RAYSSE)

尚‧雷諾瓦(Jean RENOIR)

喬治‧盧奧(Georges ROUAULT)

奧圖‧舒爾(Otto SCHAUER)

莫里斯‧德‧甫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

趙無極(ZAO Wou-ki )

米羅 Joan Miró1893-1983


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
米羅1893年出生於西班牙的巴塞隆拿,父親是一位金匠和珠寶商。胡安·米羅14歲時進入巴塞隆拿的St. Luke藝術學院學習,早年接觸過許多前衛藝術家,如凡高馬蒂斯畢卡索盧梭等人的作品,也嘗試過野獸派立體派達達派的表現手法。逐步形成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他的代表作為1957年1959年間創作的兩項陶壁作品——太陽和月亮之壁。

藍色二號(Bleu II)
這幅〈藍色二號〉是於1960年12月到1961年3月,在米羅位於蜜月島帕爾馬(Palma de Majorque)的畫室首度展出。這間畫室是由建築師荷西‧路易‧塞爾特(José Luís Sert)在1956年所設計建造的。1959年,米羅在紐約看到一些美國抽象畫,受到啟發,於是也開始畫些很大型的畫作,並且全然「解放」--這三幅分別為一、二、三號的〈藍色〉精心傑作(目錄全集,館藏No. 339、340、341)是描繪在三種時間下的同一件作品,將米羅在造型及詩意上的功力表露無遺。從最初畫在小紙片上的迷你草圖開始(分別完成於1960年2月24日、6月6日、11月3日,FJM No. 2444、2445、2446),歷經長期研究,並將這些小圖畫到大幅畫布上,才結出這幾大幅畫的成熟果實。「這幾大幅〈藍色〉系列,花了我很多時間。時間不是花在作畫上,而是花在思索。我的內心必須很緊繃,隨後才能刻意抒張開來。準備階段屬於動腦階段(略)。有點像舉行宗教儀式之前得做的準備工夫,對,有點像將一切準備就緒的階段。你知道日本弓箭手是怎麼準備比賽的嗎?他們先調適自己的狀態,吐氣、吸氣、吐氣,我也一樣。(略)我自己做好心理準備。等我覺得準備好了,才開始畫:我先畫底色,全都是藍的,不過不是像幚大樓粉刷,光把顏色上上去而已;刷子的所有來回、手腕的力道、呼吸,全都是工夫。底色得先很『完美』,我才能繼續畫接下來的部份。」(羅斯蒙‧貝爾尼(Rosamond Bernier),〈關於瓊‧米羅的二三事〉,《眼睛》,No. 79-80,1961年7-8月,第18頁;〈書寫與訪談〉,出處同前,第279-280頁)。整幅畫都可以看到這種心理層面的考量:空間底色的部份就是因為這樣才畫成藍色,米羅好久以前就選好了這個顏色,因為藍色是「他夢境的顏色」,而且經過他於1925年所畫的單色〈繪畫(Les Peintures)〉系列之後,歷經了35年,米羅終於回歸到藍色,而且這麼出色。在這個有如宇宙的藍色空間中,空氣和光在顫動,同時既是白晝、又是黑夜,米羅投入這片藍裡,甚至攻擊它,並以極簡的抽象符號來強調這片藍,透過這些點、線、撕裂,既清楚確切又晦澀難懂,並且只以最單純的紅黑兩色表現,這些抽象符號都聽命於米羅的「日本弓箭手」,他們的指令如此精確、銳利。這些是極其專注的呼吸與心理層面的行為,幾乎可以說是與宇宙奧妙秩序相融合的心靈與神祕試煉。「透過跟這些同樣的步驟,也讓我探索到了隱藏在寂靜中的聲音,隱藏在不動中的運動,隱藏在無生命中的生命,隱藏在有限中的無限,隱藏在空裡面的形式,還有就是隱藏在匿名中的我自己。」1959年,米羅對畫家依馮‧泰朗帝耶(Yvon Taillandier)如此說道。(〈書寫與訪談〉,出處同前,第275頁)。這份既將自己投入宇宙,也將自己從宇宙中抹去的方式,已經組成普遍性的條件,終其一生,米羅都相當重視這點:「我畫了這幾條如此簡單的線,我想讓自己這個動作變得非常個體化,乃至於變成不僅是我,而是任何人都可能會有的動作,然後這種動作就會成為一種普遍的行為概念。」(丹尼斯‧薛瓦利耶,〈米羅〉,《今日:藝術與建築》,1962年11月;〈書寫與訪談〉,出處同前,第291-292頁)。造型畫法變成純詩意的行為,並變成一個非抽象、任何人都可理解的詩意行為。長久以來就很喜歡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詩作的米羅,深得〈擲骰子永遠取決於偶然〉 的箇中況味。這三幅〈藍色〉在巴黎的麥特畫廊一展出就非常成功(「米羅:壁畫」,1961年6月23日-7月31日),在紐約的皮耶‧馬諦斯畫廊展出時也非常轟動(「米羅:1959年-1961年」,1961年10月31日-11月25日)。

夜裡的人與鳥(Personnages et oiseaux dans la nuit)


這幅〈夜裡的人與鳥〉是米羅在他位於蜜月島帕爾馬、面對大海的大畫室中畫的,這幅油畫因為尺寸很大,所以罕見。米羅終於能讓使勁渾身解數展現自己的宇宙觀點,將身心奉獻在繪畫上,就跟他於1968年在美國逗留了很長時間的那次、也是最後一次赴美時一般解放。用畫筆大把掃過整個空間,畫布上留下斑點、污跡、噴漿。米羅詩意寶庫的偉大特徵也找到生猛有活力的發展,那就是:駕馭全畫、至高無上的鳥兒,鳥兒展翅飛翔,形成有力弧形,銳利的身影硬是侵入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夜裡。這些帶钩型利爪巨獸的出現打亂了黑夜,打亂了黑夜這個具備祖傳閹割能力的母體形式。這也是有火光前的黑暗「初始」,熾熱光亮的灰燼還在畫上燃燒,這些亮光超出色彩層次,讓發著紅光的火灰消散。除了如此強烈的行為外,米羅還要求整個身體都得介入(手浸在顏料中,米羅趴在地方畫這幅畫,他的攪在上面踏過,整幅畫似乎就是個「勞動大地」),米羅還在等著揭開繪圖煉金術的秘訣,好讓自己可以慢慢地,有耐心地塗抹上他忠實的油彩。直到最後,繪畫對米羅來說成了一個單純的行為,這幅壯觀的油畫,無須做任何刻意的效果安排,就見證了米羅這位詩畫家的投入:使勁猛衝、狂怒、靜止不動,將米羅推到永遠都到比顏料還更遠的地方。這種近身肉搏的繪畫方式,對米羅來說就是將自己投入他所畫的宇宙空間中的一種作法。

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MmMX6JtVd8&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Xoz8YPvmns&NR=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03HOZSkylE&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41wTKGNhFQ&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ve4dl3D7qU&feature=related

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


早期參與了野獸派,不過他的作品卻以安祥如詩歌般的基調呈現,很難與色彩強烈、筆法奔放而令人興奮的地道的野獸派作品聯想在一起。


之 後他與畢卡索一起創建立體主義運動,所以他廣為人知的作品都會讓人想到立體主義那種在畫面上把物體做幾何解構再重組的風格,這張"小提琴與大水罐"就是立 體主義風格的繪畫,趣味的是他在這幅畫的頂端畫了一隻相當逼真的釘子,讓這畫乍看之下好像是被釘在牆上,這樣的舉動讓之後畫家對於媒材使用有了新突破,布 拉克又將字母及數位作為母題引入畫面,還在畫中畫出足以亂真的假木頭和假大理石。



再到後來,他索性更進一步,直接把真實的東西(通常是紙片、木片等)拼貼到畫面上去。這樣,便誕生了拼貼這一綜合立體主義的繪畫語言。

音 樂是時間的藝術,繪畫是空間的藝術,能在空間藝術中填滿音樂是許多藝術家的夢,音樂對於歐洲人來說就如同"電視機"一樣,存在於平日生活中,帶給人們愉悅 的心情,許多畫家也是十分熱愛音樂,要為畫面帶來猶如樂曲般的感動,最能表達的當然就是顏色了! 很多畫家在研究色彩的應用或是表現手法時會產生"點描法"的繪畫作品,馬諦斯也是如此。

馬諦斯作品"奢華、寧靜與愉悅"﹝Luxury, Calm and Deligt﹞,巧妙的把色彩藉由點描的手法融入紫色、藍色和綠色的基調中,整體顯得和諧又豐富。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atisse/matisse-1904s.jpg

這次來到台灣展出的這幾幅作品無須以野獸派或立體主義之類的眼光去看,這幾張是他自己本人很喜愛的風景畫小品作,我想不管一位畫家是被史學家分類為哪一種流派,畫家畫畫永遠只是為了滿足自我。

布拉克使用鮮豔而和諧的色彩,加入典雅流暢的線條,把平凡的景致滲入了音樂,畫面不再像立體主義那樣瑣碎,取而代之的是簡潔而單純的美。

"埃斯塔克"是他於1906年創作的,從此可以看出布拉克特有的色彩。





〈埃斯塔克〉(L'Estaque) 1906年,油彩,畫布,60x73.5公分

〈埃斯塔克〉這幅描繪秋日的油畫,畫中有蜿蜒而上的小徑,邊上還有高大壯麗的松樹,這幅油畫的色彩就是塞尚所表現的那些色彩。布拉克在這幅畫上顯露出罕見的構圖能力,利用線條配置和色塊的緊密結構(例如:沿小徑邊上紫色和橘色的牆,以及右邊層層疊疊的巨松)。


但這並不妨礙他盡情揮灑出色彩的力量,並造成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無所不在的黃色從土地放射到岩石,並帶領我們的視覺,一路往上看,先看到玫瑰紅色和綠色,然後看到藍色的天空。這些樹木的樹幹繪有彩色斑點--這裡就是野獸派的一大特色

〈拉西約塔的小港灣〉(Petit baie de la Ciotat)
1907年,油彩,畫布,36x48公分



〈拉 西約塔〉中的景緻之所以會這麼引人注意的原因,那是因為它們曾經吸引過布拉克這個一路走來都是野獸派風格的畫家。〈拉西約塔的小港灣〉是件非常獨特的作 品,首先就是因為沒有一幅畫跟這幅畫類似,所以無從比較起,然後還有這幅畫非常成功,在整體野獸派創作中顯得別具特色。


布拉克非常鍾愛這幅畫,乃至於1959年自己又買了回來:「我買回這幅畫。這幅畫被賣出去以後,我好傷心,好後悔。我好想它,就跟遠離了自己的愛人一樣。」(詳情請參考北美館導覽手冊)




「1907年,當我在獨立沙龍所展出的十幅油畫已經賣出去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我除了畫畫,沒辦法做別的事。」儘管極少有畫評注意到他的畫,但畫賣得很好,他還是很滿意。布拉克直到畫〈拉西約塔的小港灣〉時,才於五月到地中海一帶去找也是畫家的弗理茲(Friesz),後者於1905年起就待在那邊了。布拉克在地中海那邊完成十五幅左右的風景畫,隨後於九月時,回到埃斯塔克,弗里茲一直都跟他在一起。德朗(Derain)從科利尤爾寫信給甫拉曼克(Vlaminck):「布拉克跟弗里茲(原文如此)就在這附近。他們忙著實現一些不同於自己風格的作品,追求完美的中性色彩。」他又寫道:「喜歡弗里茲和布拉克的人可樂了。他們倆的想法創新,喜歡他們畫的人覺得很新奇。不過他們以後才會繼續發展,因為現在還有別的事要忙。」德朗的這番話稍微有點太武斷了,因為之後,出乎德朗意料之外,布拉克就跟作家波朗(Paulhan)承認:「第一年,純粹是基於激情,出於一個巴黎佬發現法南後的驚喜。隔年,就不一樣了。我不只對南部有興趣,甚至還一路延伸到了塞內加爾。至今都超過十個月了,不能再說這是由於激情在作祟。」九月在埃斯塔克,弗里茲和布拉克分道揚鑣,前者還在畫些拉西約塔夏日帶給他靈感的東西:詩意的構圖與軟調性的圖案;後者則畫出了遠離野獸派的〈從密斯托拉旅館看出去的埃斯塔克〉(l'Estaque vue de l'Hôtel Mistral),這幅油畫是布拉克在巴黎畫室中於秋季所完成的,當時巴黎正在展出塞尚的作品。
〈拉西約塔〉中的景緻之所以會有特別意義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是布拉克最後階段的野獸派作品。〈拉西約塔的小港灣〉是件獨一無二的作品,首先就是因為沒有一幅畫跟這幅畫類似,所以無從比較起,其次是這幅畫非常成功,在整體野獸派創作中顯得別具特色。
布拉克非常鍾愛這幅畫,乃至於1959年自己又買了回來:「我買回這幅畫。這幅畫被賣出去以後,我好傷心,好後悔。我好想它,就跟遠離了自己的愛人一樣。」而當記者克瑞斯派樂(Crespelle)於1961年10月18日訪問過布拉克後,他寫著:「面對窗戶的一面牆上,掛著兩幅野獸派的畫:一幅是〈埃斯塔克〉,另一幅是〈拉西約塔〉。後面這幅畫,是布拉克於兩年前買回來的。布拉克對我說:看到沒?五十年都沒變。好多人都對我嚷嚷:你用化學顏色來畫油畫,你這些油畫二十年後會是什麼德性,你等著瞧好了。喏!這些畫跟剛剛畫好的時候一樣鮮豔。」
這幅畫的魅力與輕盈感,絕大部分是因為布拉格筆觸所帶的異質性,與他一般的筆觸不同,而且罕見地用斑點來表現,似乎他想讓這幅油畫的畫布白底顯露出來。再加上以粉紅這種中間色調描繪,利用低調的顏色變化,來避免塗滿顏色的表面所會造成的影響。畫家安德烈‧伐德(André Verdet)曾說這是「點描法的筆觸」,布拉克是這麼回答他的:「但卻非常有氣氛,而且著重彼此協調靈活。這是幅沒有大肆張牙舞爪的野獸派油畫。和諧的色彩吸納了狂野的顏色,彌足珍貴。但我不得不更進一步,我得找到基本色調,並以大自然取代了裝飾性的色調。」


勒萊克灣(Le golfe des Lecques)油彩,畫布38x46公分1904


〈勒萊克灣〉是布拉克最後畫個幾幅野獸派畫作之一。之前,1905年秋季沙龍中,馬諦斯與德朗所展現出的鮮豔色彩和正面直線構圖,讓布拉克「大開眼界」。即使他於稍晚才加入他們的行列(1906年夏),而且為期不久(到1907年年底),野獸派還是布拉克的入門畫風,而他早期的野獸派作品也跟都北部(安特衛普和勒哈佛港)風光有密切關係,這些是他於1906年夏季跟朋友歐東‧弗里茲(Othon Friesz,布拉克於1897年在勒哈佛美術學院結識了弗里茲)在一起時所畫的作品。布拉克從1906年10月到1907年2月,在弗里茲的陪同下,都住在埃斯塔克。他在該地研究保羅‧塞尚的畫風,實證塞尚在顏色表現和透視構圖上的處理方式。布拉克在埃斯塔克期間,畫了六幅油畫,並於1907年3月在獨立沙龍展出。他跟前輩馬諦斯和德朗一樣,在這些作品中也保留了梵谷和高更的風格。布拉克和弗里茲於1907年5月回到法南,並定居於拉西約塔。毫無疑問,〈勒萊克灣〉應該是在1907年5月到6月間畫的,整幅畫都浸淫在鮮明的光線中,透過幾乎沒有描邊的輪廓,強調各個色塊彼此間的對話。刻意採正面直線構圖。順著甚為突出的前景(黃色土地,綠、紅、玫瑰紅、藍色的陰影),便可看到枝葉交纏的林木,使得整幅圖風格別具。對一幅形式簡單、空間安排相對困難的畫來說,色彩是最基本必須掌握的:海水的藍色被綠色和黑色所取代,海上有兩艘升起白色船帆的小船;海洋周邊處處可以看到紅色(屋頂、水果、岩石、陰影……等),突顯出以黑色描邊的遠方山陵;此外,還有天空的淡紫色、綠色、藍色,天空似乎模模糊糊地出現在風景上方。這幅畫中,布拉克的視覺彷彿是由上往下俯瞰,這幅畫是他從空中往下看的觀點。地平線非常高,益發強調這種視覺上的反效果,誠如藝術史家尚‧羅德(Jean Laude)所言,令人想起日本的版畫。1907年,這幅畫就被康懷勒所收藏。這幅畫的特色在於豐富的顏色對比,以及在兩度空間裡的活潑形式,布拉克以無可比擬的色調描繪出既令人不安、卻又很抒情的景緻,只不過這種筆觸,布拉克於1907年年底就棄而不用了。


2009-06-05

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1887-1985


油彩,亞麻布160x170.5公分1967v

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年生於維捷布斯克 - 1985年卒於聖保羅-德-旺斯 彩虹(L’arc-en-ciel)
單一的紅色,強烈到令人心痛,一道彩虹的白光照亮夏卡爾異想世界中的各個地方與各個人物。這幅〈彩虹〉中有騎著毛驢的男子,還有女天使在飛翔。一座城市,月光下的小倆口,艾菲爾鐵塔,聖母院的大鐘,組成這幅懷念巴黎的景象,因為夏卡爾曾於1920年代住過巴黎。畫中央的那隻公雞象徵畫家夏卡爾的身影,畫中所有怪誕元素--幽靈、夢境和回憶--都統籌在公雞身上。這幅〈彩虹〉是夏卡爾在法南的旺斯畫的,他從1950年起就待在那兒。蔚藍海岸曾是馬諦斯、波納爾和畢卡索的阿卡迪亞,也是夏卡爾的新阿卡迪亞。歷經喪妻之痛的那段痛苦時光,到美國避難的夏卡爾,在那邊找到幸福,找到新的「生之喜悅」。而如今,在蔚藍海岸的艷陽下,古代神話則成了夏卡爾作品的入門,他經常去參觀一些古代遺跡,還在離希臘很遠的外島上度過好幾個月,於是在夏卡爾的畫中,異教徒的阿卡迪亞就取代了《聖經》中天堂的地位。在這幅畫風成熟的〈彩虹〉裡,顏色變得火紅,構圖中聚合了裸體、動物、馬戲般的人物。〈彩虹〉屬於夏卡爾私人收藏。

維基
1941年的夏卡爾

馬克·夏卡爾俄文Марк Шага́л白俄羅斯語Мойша Захаравіч Шагалаў1887年7月7日1985年3月28日),是超現實主義畫家之一。出生於俄國猶太家庭。父母只靠著微薄的收入養育10個子女,家境貧困。黑暗的木屋、迷信的鄉民、演奏著小提琴的人、以及等都存在於少年夏卡爾心中的,這一幕幕的印象,成為了他的創作泉源。1922年離開俄國,定居於巴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移居美國,開始設計芭蕾舞的佈景和服裝。這些畫中的動物、物體和人取材於個人生活、美夢和俄羅斯民間傳說。「超現實主義派」一詞據說是阿波利奈爾(Apollinaire)為形容夏卡爾的作品而創造出來的。卒於法國聖保羅

夏卡爾作品特色
  • 以少年時期的故鄉—俄國的風物為創作泉源
  • 色彩明亮而華麗
  • 以「」為主,常在作品中抒發出對妻子貝拉的愛意以及愛情
  • 想像力豐富,充滿著幻想
夏卡爾的自評
  • 夏卡爾的作品內容表現多為超現實的繪畫。夏卡爾曾說:「很多人都說我的畫是的、幻想的、錯誤的。其實相反地,我的繪畫是寫實的......
  • 我不喜歡『幻想』和『象徵主義』這類話,在我內心的世界,一切都是現實的、恐怕比我們目睹的世界更加現實。
  • 夏卡爾告訴我們,他的藝術雖看起來奇怪,卻是發自內心的情緒和感觸,不是憑空亂畫的,是藝術上的真實。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c_Chagal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fdNvv8Krr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LP3coxh2Q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ChiEuE4nrY&feature=related

http://www.artst.org/surrealism/marc_chagall/



夏爾‧拉畢格(Charles LAPICQUE) 1898-1988



夏爾‧拉畢格(Charles LAPICQUE) 1898-1988
牧人之眠(Le Sommeil du pâtre)1961
油彩,畫布114x145.8公分

拉畢格作品中的義大利未來主義風格受到低估。倘使我們閱讀他的著作《論空間、藝術與天命》,便可發現他早期對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理論甚感興趣。

他和未來派藝術家都有表現「直覺」的詩意,兩者都想讓觀眾在欣賞作品時,能對自己所表現的主題「感同身受」。拉畢格透過研究哥德彩繪玻璃發展出他的色彩理論,他將中世紀美學固有的「神祕參與感」融入色彩之中。拉畢格透過「透明」的概念重新詮釋了未來派的「同時性」概念(主體/客體、客體與環境互動的表現),這「透明感」的概念也涵括時間與空間〈在作品草創時運用記憶〉。他的色彩觀有如融合媒介,這點可說與畫家羅伯.德洛內(Robert Delaunay)的奧菲斯派(Orphisme)沾上了點關係。拉畢格把觀察到的某個影像和他對此印象的記憶暫留重疊,藉以表現「透明」的臨時感。1960年初,他繪製的〈老虎〉就表現出這種透明感,而這種透明感在古色古香的中國銅器和盧昂彩陶上也可以看到。至於這幅〈牧人之眠〉,同樣也是利用重疊技法,於是乎田園小憩搖身一變成為遙遠的阿卡迪亞的〈牧人之眠〉(目錄全集,No. 483)。拉畢格於1940年代也曾追隨過這種令未來派著迷的重疊運動,例如他的〈賽船〉、〈賽馬〉等作品,所以他表現起古典主題才特別游刃有餘。



皮耶‧波納爾 Pierre BONNARD1867-1947

皮耶‧波納爾(Pierre BONNARD) 1867年生於芳田羅絲 - 1947年卒於勒卡內
1925年波納爾在勒卡內買了幢有著紅牆的樸實別墅「小樹林」,好在那邊過冬。不過要等到1939年,他才真的長住該地。他的畫室位於一樓,非常狹小,還分成上下兩半,波納爾就是在上面那層夾層作畫。唯一的奢侈就是彩繪大玻璃窗,窗外風景閃耀,可以看到蓊鬱的花園,還可俯瞰較低矮處村落家家戶戶的屋頂。
1930年左右,波納爾畫了從畫室看出去的視野的第一個版本。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他工作的場地有多侷限,前有欄杆,窗戶只佔了全畫一小點空間。但是後來他又畫了第二個版本,1935年時,他先畫了一幅素描,1939年冬季才開始正式畫,然後到了1946年,才又在楓丹白露重新拿出來畫,並終於完成了第二個版本。第二個版本上可以看到窗戶,尤其是巨型含羞草佔了約四分之三的畫面,成為畫作的主題(目錄全集,IV,No. 1677)。第二個版本透過交錯的線條配置(彩繪玻璃窗垂直與平行的支柱,還有出現在前景的夾層)來取景,減緩了金黃色、宛若秀髮般的巨型含羞草花的律動速度。波納爾利用強烈的色塊,並綴以樹木和屋頂的鮮豔的綠紅斑點,顯現出明亮的感覺,就跟寒冷冬季中暖日一般閃耀,連毗鄰牆面也被渲染得多采多姿。
光采耀眼,令人看得目不暇給,不過一旦眼睛適應了之後,就會發現左下角最下面有張波納爾夫人瑪莎的臉,她於1942年過世,再也無法與他常相左右。這個再熟悉不過的魂魄彷彿在踟躕徘徊,飄蕩在這幅終極傑作上,陰魂不散。

維基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erre_Bonnard

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qnWD02n2t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mM2m-o3KTs
http://www.abcgallery.com/B/bonnard/bonnard-2.html



畢卡索




藝術是個謊言,但卻是一個說真話的謊言。 ——巴布羅·畢卡索


巴勃羅·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或稱畢加索,全名巴勃羅·路易茲·畢卡索,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早期
1881年,畢卡索生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馬拉加市,是唐·裘斯·路伊茲·伊·布拉斯可(Don José Ruiz y Blasco)和瑪莉亞·畢卡索·伊·洛佩茲(María Picasso y López)的第一個孩子。畢卡索受洗後,被授以教名「巴布羅·迪戈·裘斯·法蘭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里尼達·克里托」,一連串的教名代表對多位聖徒與親戚的敬意,另外按照西班牙習俗加上分別代表父母親的「路伊茲」和「畢卡索」。畢卡索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專攻自然素描鳥類等動物,一生擔任工藝學校的藝術教授和當地美術館館長。
畢卡索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對繪畫的熱情與能力。根據畢卡索母親的說法,畢卡索第一個學會說的話是「皮茲、皮茲」,是西班牙語「鉛筆(lápiz)」的簡短發音。七歲時,畢卡索的父親開始正式的訓練他人物素描油畫。畢卡索父親是思想傳統的教授,他深信模仿大師的作品、素描石膏像與人體模特兒是每個畫家必要的訓練。於是,畢卡索一心一意的專注於藝術上,因此忽略了課業。
1891年,由於父親當上了一所美術學校的教授,畢卡索一家搬到了拉科魯尼亞省。他們在拉科魯尼亞待了將近四年。一次偶然,父親發現畢卡索對他未完成的鴿子素描塗色,在仔細觀察畢卡索的筆法後,畢卡索的父親深深覺得他十三歲的兒子已經超越了他,並發誓從此不再繪畫。

畢卡索出生時所在的房子,西班牙馬拉加
1895年,畢卡索七歲的妹妹康琪塔死於白喉,這件事成了畢卡索一生中陰影,畢卡索一家並搬到了巴塞隆納。後來,父親說服學校讓畢卡索參加跳級考試,而畢卡索在一星期內完成了一般學生需要一個月完成的考試,當時年僅十三歲的畢卡索並獲得了評審委員會的極度肯定。父親在家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讓畢卡索獨自工作,並一天內多次檢查畢卡索的畫作,這使得父子經常爭吵。
畢卡索的父親和叔父決定把畢卡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藝術學校: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畫家藝術學院1897年,十六歲的畢卡索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發前往馬德里。然而,在註冊後,畢卡索卻因沒辦法接受正式、規規矩矩的教育,而停止上學。畢卡索轉而到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欣賞可敬的藝術家,像是迪亞哥·委拉斯蓋茲弗朗西斯科·戈雅弗朗西斯科·蘇爾瓦蘭的作品。畢卡索特別崇拜埃爾·格雷考,他的特色,像是拉長的肢體、醒目的顏色、神秘的面容,都深深的影響著畢卡索的畫風。

個人生活
結束了在馬德里的進修後,1900年,畢卡索隻身前往歐洲藝術首府巴黎旅行。他在巴黎遇見了當地記者兼詩人馬克思·雅各。雅各幫助人生地不熟的畢卡索了解、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學作品,並成了畢卡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那時正是巴黎最嚴寒的日子,畢卡索常需要燒掉自己的作品來取暖。
1901年,畢卡索前往馬德里。在馬德里的頭五個月,畢卡索的朋友法蘭西斯科·狄·艾許埃茲·索勒為兩人在《青年藝術》雜誌找到了份工作,索勒負責撰寫文章,而畢卡索則負責刊物的插圖,大部分是恐怖的漫畫以及憐憫窮人的作品。他們參與的第一份刊物於1901年3月31日出版,同時,畢卡索開始在畫作簽下Picasso,取代原先的簽名Pablo Ruiz y Picasso。
二十世紀初,畢卡索來往巴塞隆納巴黎之間工作。1904年,在一場暴風雨當中,畢卡索遇見了波希米亞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並相戀,畢卡索因而開創了玫瑰時期,並有多幅關於她的畫作。在獲得一些聲望與機會後,畢卡索離開了費爾南德,認識了被他稱為伊娃·谷維瑪賽兒·漢伯特。畢卡索在立體派時期創作了許多對伊娃表示愛意的作品。然而,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畢卡索因此十分傷心。
1918年夏季,畢卡索迎娶了謝爾蓋·達基列夫劇團的芭蕾舞者歐嘉·科克洛瓦。畢卡索在羅馬為劇團設計芭蕾舞劇Parade的服裝時結識了歐嘉,婚後兩人到比亞里茨附近的別墅度蜜月,並有了一個兒子保羅。

去世
巴羅伯·畢卡索於1973年4月8日法國慕景市過世。當時,他與妻子賈桂琳正招待友人前來晚餐,畢卡索過世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為我乾杯吧,為我的健康乾杯,你知道我已經沒辦法再喝了[1]。」死後,畢卡索葬在法國南部的沃夫納格斯堡的庭園,賈桂琳並阻止畢卡索的兒女克勞德與帕洛瑪出席葬禮[2]1986年,賈桂琳以手槍自殺,享年六十歲[3]


畢卡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數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玫瑰時期」(1905年-1907年,又名「粉紅色時期」)、「立體派時期」(1908年-1919年)。


早期

畢卡索的簽名



畢卡索從小便接受父親的訓練,並有驚人的進步,這點可以從畢卡索博物館館藏的畢卡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裡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可以說是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5]。同一年,十四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Portrait of Aunt Pepa),肖像畫裡的生動、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Juan-Eduardo Cirlot)曾讚嘆道,「毫無疑問的,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
1897年,畢卡索的現實主義畫風受到了象徵主義影響,在一系列的風景畫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綠色調,便是畢卡索的現實主義時期(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時期畢卡索的作品受到羅塞蒂史丹林(Steinlen)、土魯斯-羅特列克愛德華·蒙克等人的影響,融合了他欽佩的畫家拜埃爾·格雷考的特色,而產生了畢卡索獨特的現代畫風。

藍色時期
更多資料:畢卡索的藍色時期
畢卡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單的旅行與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自殺影響,使得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期間的畫作常顯現出陰鬱的感覺。此時期的畫作以藍與藍綠的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藍色時期開始的確切時間據推測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在巴黎的日子。在這段時間,畢卡索創作了許多描繪著骨瘦如柴的母親與孩子的作品,用色陰暗,並有時以娼妓乞丐作為主題。在卡薩吉馬斯死後,1901年秋季,畢卡索畫了幾幅他的畫像,並於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La Vie),現收藏於克里夫蘭美術館。憂鬱的情緒並蔓延到了知名的蝕刻作品《儉樸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年)上。該作品描繪著一對看不見的男人與看得見的女人,兩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張老舊桌子前。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常使用「失明」這個題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賽樂絲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藍色時期的代表。

玫瑰時期
更多資料:畢卡索的玫瑰時期
1904年,畢卡索在巴黎遇見了一位為雕塑家藝術家工作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ier),與其墜入愛河,而開啟了玫瑰時期(又名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畢卡索受到與費爾南德之間的甜蜜關係影響,而大量使用鮮明、樂觀的橘、粉紅色系,題材多描繪著馬戲團的人們、雜技表演者與丑角,這並成了畢卡索的個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視為是藍色時期與玫瑰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畢卡索名作《格爾尼卡》,1937年,收藏於蘇菲亞皇后美術館

立體派時期

晚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復後加入法國共產黨
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甘逝世。
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著煙斗的男孩》(Garçon à la pipe)以1.04億美元的價格結標,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馬蒂斯1869-1954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nri_Matisse

亨利·馬蒂斯法文:Henri Matisse;又譯「馬諦斯」,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是法國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生平

馬蒂斯出生在法國北部省的康布雷附近,1887年巴黎學習法律,畢業後回家鄉作為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得闌尾炎生病期間,第一次開始作畫,並發現了其中的樂趣「如同在天堂里」。1891年,他回到巴黎,在朱里安學院學習繪畫,成為布格羅莫羅的學生。

由於受到後印象派的畫家塞尚高更梵谷希涅克等人的影響,同時吸收日本藝術形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將顏色的作用發揮到極至,從1899年1905年他的作品多採用了希涅克的點彩畫派技巧。

自畫像(1906)

他的作品于1901年第一次參展,1904年第一次召開個人畫展。1905年他到南方和安德烈·德朗一起工作,不時去蘭色海岸,他這時的風格轉變為平坦的畫面,輪廓鮮明,不顧細節,色彩大胆,成為野獸派的領袖。當時野獸派包括德朗、哈奧·杜菲莫里斯·弗拉曼克等人。1906年野獸派運動開始逐漸消失,但馬蒂斯始終堅持自己的風格,在1906年1917年之間創造了許多作品。

他是年輕的畢卡索的朋友,同時又是對手,他認為自己的畫作是來自自然,而畢卡索的是來自自己的想象。兩個人都以女人和靜物作為主要描繪對象,馬蒂斯更傾向將描繪的對象放到真實的場景中。

1917年直到1954年去世,馬蒂斯居住在蘭色海岸尼斯的郊區,他的作品也變得放鬆和平和,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西方藝術界普遍的趨勢,例如畢卡索的新古典主義和德朗回歸傳統也是一樣。

1930年以後,他的作品變得更為簡單、大胆和嚴酷。1941年他得了症,手術後只能坐輪椅,但他沒有停止工作,在助手的幫助下他設立了一個剪紙學校。

目前他的繪畫賣到1700萬美元2002年他的雕塑「裸體 I (黎明)」賣到920萬美元,創了雕塑作品價值的新高。